第296章 汝南之事_鹅的三国
海棠书屋 > 鹅的三国 > 第296章 汝南之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96章 汝南之事

  曹操巡视屯田都尉区域,抵近汝阴时。

  汝南郡守满宠与裨将军李通一同在路边等候,却始终没有等来曹操。

  前段时间曹操出巡在陈留遭遇虎群后,就下令郡国清剿荒野兽群。

  汝南多山,虎群更多一些。

  满宠、李通分管汝南的南北,自然不敢耽误。

  生怕曹操又遭遇虎群或者其他兽群,满宠、李通二人只能引领少部分干吏顺驰道向北。

  行三十余里,就见曹操车骑队伍停歇在一处河流侧旁,原本齐腰深的河水如今勉强能淹没膝盖。

  他们来时,许多吏士正在河中垒砌水坝蓄水。

  河水积蓄,这些人才能泡在里面避暑;水坝下,马群在这里饮水。

  曹操裤腿挽起,双脚泡在水中,身后一名虎士拄着青伞盖。

  随行的曹真上前:“父亲,汝南满宠、李通二人来了,等候传达。”

  “让他们来吧。”

  曹操将搭在额头的湿巾取下,转手递给身侧神情悲痛的曹休。

  曹休拧干湿巾水分,又上前几步去上游反复清洗湿巾,又拿来贴心搭在曹操额头。

  曹操就那么后仰着脑袋,仿佛只有这样,他才能舒服、好受一些,不至于那么晕眩、恶心。

  不多时,曹真就引着满宠、李通抵达,两人上前见曹操模样。

  有默契互看一眼,都以为是中暑。

  今年的五月,似乎比往年六月盛夏还要炎热三分。

  以至于曹操出游巡查的扈从卫士,也都是轻装简行,没有穿戴铠甲的人。

  “见过明公。”

  二人见礼,曹操随手一指,两人顺着所指坐在三四步外的石块。

  曹操稍稍抬头看了看这两人,又重新仰躺:“昨日大司马黑熊进犯宫阙,意欲劫持天子。”

  满宠只是眨眨眼睛,不觉得这件事情有多大后患,后患严重的话,他们怎么可能坐在这里谈话?

  李通面无表情,一副继续聆听的模样。

  曹操略作犹豫,还是决定讲述更隐秘的军情:“我弟都护将军曹子廉一时不察,为太史文恭所害。”

  曹昂死后,曹洪就由厉锋将军升为了都护将军,看着都是杂号。

  可杂号与杂号是不一样的,都护将军的潜在意思很明显了。

  转升都护将军后,曹洪也就离开了南阳前线战场,随后都是围绕许都进行驻屯、作战。

  官渡决战时,曹操带兵强袭乌巢,留守大营的就是曹洪,曹洪的决策权还在军师荀攸之上。

  而现在,曹洪死了。

  李通闻言还是没有什么情绪变化,曹操征张绣时,李通动员了万余青壮补充了曹军。

  谁都有退路,他李通是没有的。

  带那么多乡党青壮出去,已经没了三千人,才让他升了个裨将军。

  活着的人,也都有了什伍长军阶。

  哪怕未来十不存一,但怎么也能涌出一大片中级军吏。

  所以李通没什么好后悔的,他只是动员、号召,真正决定加入曹军去赌命运的,还是周围的豪强、头目。

  但是,如果曹军完蛋,前期那么多人都白死了。

  自会有反噬作用在他身上,可到了那一步,比他惨的人比比皆是,又有什么好抱怨的?

 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,曹操很相信李通,将汝南与江夏的前线区域,都交给了李通。

  前线不仅仅是打仗,还有商业、走私之类。

  不参与走私,光是例钱,也足够李通供养一支精锐部曲。

  满宠更是简单,从他酷刑拷打杨彪时,满宠已经跟西州士人成了死仇。

  跟着曹家一条路走到黑,位列公卿后,才能压制当年的反噬。

  拷打杨彪的后遗症很大,讨厌、抵触满宠的不仅是西州士人,只要是各方名士、大姓,都讨厌满宠。

  满宠能对杨彪下死手,自然也能对其他人下死手。

  这种厌恨情绪中时刻都有一种杀鸡儆猴的意味,哪怕没有仇怨,逮到机会也要把满宠往死里整。

  所以曹操也很相信满宠的忠诚,曹家完蛋,也就到了满宠死全家的时刻。

  曹操见满宠、李通神情不变,也是稍稍安心。

  心中也是思索,曹丕今年十六岁了,与那黑贼一样,也到了挑起重任的时候了。

  未来合适与否不重要,先要满足当下的需求……可十六岁的曹丕,怎么看都显得单薄。

  没有天才的名声,没有足够的党羽、友人,更没有强大的姻亲。

  至于功勋之类,更是一点都无。

  权臣的权力传承就是这么的艰难,之前曹洪还勉强够资格,是个重量级有功勋的汉臣,彼此关系也近。

  所以曹丕根本无法承担重任,缺乏认同力。

  除非建立一个王国,让汉帝国的文武大臣兼职王国的职务,这样曹丕才能以王子的身份弥补资历、功勋差距。

  王子的身份,也能为曹丕迅速聚集一批党羽。

  所以现在,只能从其他曹氏宗族中选一个人。

  这個人的首要条件就是资历威望!

  其次才是能力,最末的才是与曹操的血缘关系。

  如果曹家选不出这样的人,就只能从亲戚、乡党中选;如果实在选不出,那就意味着内外人心不稳。

  平时还好,一旦遭遇振荡,就会瓦解坍塌!

  这个问题不需要反复衡量,从获悉曹洪身死之时,曹仁的身影就在曹操心田反复浮现。

  建安以来,曹仁以议郎督军,军中称之为督军,地位也就比曹洪差一些。

  曹仁与曹纯分家后就搬离雒阳,闯荡于江淮之际,自身就有部曲两千多人。

  自从军以来,曹仁善督骑军,擅长奔袭强攻,作风强硬。

  善战之名,远在曹洪之上。

  故而,曹操见满宠、李通二人表现后,就说:“我已命督军曹仁驰援许都保卫天子,我不虑许都,所虑乃是江夏。”

  李通还是不言语,他当过临时分割的小郡郡守,现在是专业的裨将军,不想沾染其他复杂的事情。

  满宠略思索,就说:“明公所虑,可是江东伺机作乱?”

  “嗯,我会倾力向南,以求一战定荆襄。”

  曹操抬起头,看着满宠:“以我对孙权的了解,这小贼动机不纯,久有叛汉自立之心。见朝廷收复荆襄,居其上游,他哪能安睡?”

  满宠恍然:“明公是指,孙权会假进袭江夏之名,袭我汝南武阳三关?”

  “呵呵。”

  曹操自得笑笑,看李通:“我出兵南阳之际,汝南也要出兵夹击江夏,以做声援。此战意在佯攻,引江东军来助战。须要警惕孙权叛乱,突然袭击。军中要防范,武阳三关也要防范。”

  “是,末将明白。”

  李通表态,郑重拱手单膝跪地:“孙权若敢背反朝廷,末将必较他知晓汝南兵锋。”

  曹操颔首,又看满宠:“汝南之事就交付给你二人,具体怎么打,我不过问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eei3.net。海棠书屋手机版:https://m.beei3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